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虐殺器官》讀後感:齊向伊藤大大致敬!

內容簡介:
「911事件之後,看似平靜下來的世界實則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一些發達國家開始了更嚴密的管理體制,以求一掃恐怖組織,而這直接導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了內戰,以及越來越殘酷的大規模虐殺。美軍上尉謝潑德不斷追蹤一直存在於背地裡的神秘男人約翰·保羅。他的目的到底何在?由於大量的殺虐帶來的「屠殺語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是一本不看到最後,絕對想不到主人公會做何決定的書。」

相信大部分人都覺得簡介很莫名其妙,我也一樣。雖然好像說明了整個故事架構、每一句都看得懂,但組合起來就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麼。儘管這樣說有點本末倒置,但這簡介應該只有看完整部小說的人才看得懂(笑)。

先說結論:這是一部黑到爆的小說。小說一共有五個章節和一個終章。五章的黑暗指數分別為80%、85%、90%、95%、100%,而終章高達300%。完美地演繹了什麼叫「慢慢變黑亦得,立即變黑亦得,得咗!」。




《虐殺器官》(大陸譯《屠殺器官》)並未說明實際年份,不過故事顯然發生在近未來,是從911事件開始延伸出來的世界觀。簡介所指的「發達國家開始了更嚴密的管理體制」,以美國一共分為對內和對外。對內方面,政府在國內實施極高度的監控,包括私人住宅在內的所有地方都設有智能鎖和出入紀錄,全部都運用難以欺騙的生物識別科技。對外方面,就如現今的美國,加強了對恐怖組織及所謂「邪惡軸心」的國家的軍事介入。而男主角就是這些掃蕩部隊的其中一員。

故事中的科技比現在更上一層樓,美國的軍事裝備引入了生物科技,空降部隊不再使用降落傘,而是與電腦連接、有生命的「繭」。降落到目的地之後切斷了特殊的酵素,「繭」就會自動死亡,變成假屍體。《虐殺器官》顯然有向《Metal Gear Solid》致敬的企圖,開首頭五十頁是一項描寫極為詳盡的潛入暗殺任務。對於裝備的想像、武器的描述、各種術語的解說,可見伊藤計劃對軍事的狂熱。除此之外,書中亦可見伊藤計劃驚人的閱讀量。無論哲學、政治、歷史、小說、電影、科技等等,他除了將不少概念引入故事中,亦將這些見識融入在角色的談話之間。

《虐殺器官》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主角謝潑德的部隊持續地在伊斯蘭國進行暗殺任務,奇怪的是每一次任務,上層發下來的目標總是兩個,其中一個肯定名叫「約翰·保羅」。但每一次任務,儘管都一定能殺死其中一個目標,「約翰·保羅」卻永遠早一步離開,逃過了被殺的命運。謝潑德的部隊的目標全都是充滿戰亂的地方中影響力最大的領袖人物。但在「約翰·保羅」出現之前,那些地方都是和平的。換言之,他是戰爭的根源。究竟他用了什麼方法,令這些國家陷入內戰?整部《虐殺器官》的內容,正是圍繞這個謎團。

《虐殺器官》的劇情並非亮點,此作的主要賣點有三個:對白、獵奇、描寫。

對白:此書裡面所有角色都是知識份子,他們會對一個話題延伸到非常遠,將簡單的一個杯子都可以談到「何謂正義?」。對白也分為兩種:話梗和討論。前者可見伊藤計劃擁有的「龐大數據庫」,包含大量的電影、小說和歷史人物;後者則展現出伊藤計劃的博學和思想的深遠,雖然對劇情其實沒有實質的作用,但用來帶出不同人物的價值觀是十分成功的。

獵奇:謝潑德用「語言」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他決定了讓患了絕症的母親安樂死。當自己的戰友自殺之後,連同從前殺了母親的負面情緒,觸發了他每一晚都會發噩夢。在夢中,他處於「死者的帝國」,見面的都是身體七零八落、露出骨頭、肌肉腐爛的「活人」,與他們談話、一走散步,其中母親更加經常出現。此外,現實中戰場的死亡亦特別殘酷,被炸彈和槍彈炸得稀巴爛的屍體,或者經過「無痛處理」,就算肉體被蹂躪到見到腸子也毫無感覺的士兵。平淡地描寫著這些裡畫面,反而更能營造毛骨悚然的感覺。

描寫:《虐殺器官》的戰鬥並沒有特別營造氣氛,而是相當硬派的說明感應器的原理、槍支的口徑、潛入時的動作、通訊時的簡化術語、評估風險時的理論。詳盡的描述,令人懷疑伊藤計劃是否曾經在美軍待過。

極度黑暗的結局:《虐殺器官》的不安全的地方處於戰亂,安全的地方遭到重重監視。已經是個黑到不能再黑的世界......直到結局之前,我都是這麼認為的。怎料,謝潑德最終居然找到了一個突破現狀的方法,將全球局勢整個翻轉過來。究竟這是好是壞,實在無法判斷。紛爭並沒有消失,可是身處戰亂的謝潑德,居因為別的原因,內心無比安寧。在結局,他愛好和平,卻又樂於殺戮,無比矛盾。到底發生什麼事,就留待各位自己去看了。(話雖如此,繁體中文版的出版大概遙遙無期)

結語:

伊藤計劃的逝世相當可惜。《虐殺器官》展現出他無可估量的才能。生在日本卻寫出不像日本的小說,而且將風格發揮到極致。文筆或許仍有改善空間,但構思的能力以及知識量都值得肯定。《虐殺器官》、《和諧》與《屍者的帝國》都已經決定推出動畫電影。我不知道只有兩小時的影像能否將整部《虐殺器官》的精髓充分發揮,不過作為讓更多人認識這為英年早逝的作家的「廣告」,也算是好事。

補充:

感謝齊木蘭真分享此文,齊木大大剛為《虐殺器官》的繁體版(東販)進行試讀,以下為心得:http://lanqi8253.pixnet.net/blog/post/199575633
此外我還寫了一篇關於劇場版設定的解說:《虐殺器官》劇場版追加解碼


20 則留言:

  1. Then you must not be disappointed by "The Empire of Corpse".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anks for recommending, I've already put it on my book list.

      刪除
    2. Empire of the corpse is not entirely Project Itoh style

      刪除
    3. No it's not. That's because Enjoe Toh decided to develop the story of Empire of the Corpse with his own style

      刪除
  2. 您好:

    剛讀完這本小說的時候,感覺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複雜。當我發現您的心得文的時候,覺得非常激動!天哪!寫得真好!讓我對這本書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很喜歡您所分析的三個點:對白、獵奇、描寫。我覺得這個分析很精闢!

    對了,我有把您的這篇心得文連結放到我的部落格的心得文!
    (雖然您好像已經知道了......)

    回覆刪除
  3. 您好:
    剛讀完小說的時候,感覺非常非常非常的複雜。
    因此,當我發現您的心得文的時候,真的非常激動!
    您的分析非常清楚、精闢!
    真的非常謝謝您!

    PS.我有把您的這篇心得文章連結,放到我的部落格心得文中。
    (雖然您好像已經知道了......)

    回覆刪除
  4. 您好:
    剛讀完小說的時候,感覺非常非常非常的複雜。
    因此,當我發現您的心得文的時候,真的非常激動!
    您的分析非常清楚、精闢!
    真的非常謝謝您!

    PS.我有把您的這篇心得文章連結,放到我的部落格心得文中。
    (雖然您好像已經知道了......)

    回覆刪除
  5. 感觉约翰的原型是MIT的语言学教授noam chomsky,首先乔爷的语言学观点也是“语言是整体,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已经具备获得语言所需的类别,这些类别控制我们话语(言语)的’深层结构‘。” 其次,乔爷也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平时也没少黑美国政府,那个黑到300%的结局也透露着这种思想。伊藤大大的一些写作灵感大概来源与此吧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並不出奇,不過「John Paul」其實是梵諦岡兩位前教宗若望.保祿(Sanctus Ioannes Paulus)名字的英文譯法

      刪除
  6. 薛帕德並不愛好殺戮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是寫「樂於」,因為跟單純的「愛好」不同

      刪除
  7. 在整理《虐殺器官》電影觀後感的時候,找到你的blog~~~ 大大寫的很棒
    說起來MGS前總監小島跟伊藤是好友,兩人風格真的很像,mgs4的小說也是由伊藤操刀,小島也說過mgs3是受到伊藤影響的。很可惜伊藤英年早逝,否則他們很有機會再合作做出更多好作品
    話說回來那個電影爛到我想界櫈,真的狠狠地虐殺了小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劇場版居然那麼差!?

      刪除
    2. 劇場版居然那麼差!?

      刪除
    3. MGS的《Peace Walker》credit就有紀念已逝的伊藤計劃

      劇場版有很爛嗎?我還在等香港上呢

      刪除
    4.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8. 我個人認為倒是比前兩座還好啦~~跟原作小說有所出入屬實正常,但仍在意料範圍。若引用Faker大大所說的三大魅力對話、獵奇、描寫的話:首先,對話的內容十分充實,角色間的對白多是原作的重點部分,能引起觀眾的反思。其二,獵奇的部分在主角攻堅時,蕃茄醬根本噴得不用錢充斥整個畫面,但是屠殺場景的描述非常地少,另外夢境中屍者之國也沒有呈現出來(虧我十分期待...),十分可惜。其三,描寫的部分應該是考驗導演的電影手法吧~我個人認為畫面的分鏡表現得有點樸素,應該多運用些蒙太奇的手法,讓觀眾產生每個畫面和對白都蘊含其背後的意義的(對白的部分真的有些沉悶,去看得朋友都說很有深度但有時真的令人很想睡...)。總結來說,這部電影要打分的話我只能給3.6分(滿分5分~),想表現的有深度但很沉悶。攻堅時的場面和莢艙的呈現令人雀躍,然而除此之外的場面依舊缺乏較高明的表現手法。不知已逝的伊藤大大又會給予怎麼樣的評價~~

    回覆刪除
  9. 真的很感謝您寫的伊藤計劃三部曲相關的分析,看完之後讓我對它又有了新層次的理解

    個人認爲三部曲由于原作文字構架的限制性,導致其可視化之後的觀感降低是不可避免的,
    小說本身是以文字爲骨肉支撐起來的,大段的對話和獨白,探究語言和意識的關系
    動畫化之後本來以文字賦予意義的載體變成了畫面

    以及這確實是在華語圈子裏寥寥無幾的文章,我從最開始看完pv到閱讀小說後一直都有關注著三部曲,也能明白這樣少之又少的分析對于篇子的理解真的太重要了

    在此向您詢問一件事情,可否將您寫的關于虐殺器官的兩篇blog進行轉載?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見您的分析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好,當然可以,只要註明文章出處,我十分歡迎轉載的,謝謝!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